三巽集團頻繁轉讓股權背后:凈利增長乏力 “少數股東”卻賺翻了
三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HK06611,股價0.25港元,市值1.69億港元;以下簡稱三巽集團)旗下多家公司控制權易主。
10月14日,滁州三巽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變更了工商登記信息,大股東從從“安徽三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源耀和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源耀和),實際控制人從錢堃變更為石芮嘉。完成變更之后,上海源耀和占股86%,錢堃的安徽三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僅間接持有14%的股份。
(資料圖片)
此前的10月13日,上海三巽投資有限公司把上海三茂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三茂)100%股權轉讓給了上海源耀和;10月12日,上海三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三巽酒店)100%股權也發(fā)生了轉移,接盤方同樣是上海源耀和。
至此,上海源耀和已經接手三巽投資集團旗下三家企業(y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三巽集團與上海源耀和除了都來自安徽外,在業(yè)務上也不無關聯(lián)。三巽集團子公司滁州三巽置業(yè)參股的“壽縣京僑置業(yè)”,財務負責人程云同時兼任了“壽縣景宏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監(jiān)事,而壽縣景宏的股東之一,正是石芮嘉的上海禾葉建材貿易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0日,三巽集團股價大漲44.55%,當日收報0.31港元。不過此后兩個交易日,三巽集團股價持續(xù)下跌,其中10月24日跌幅為12.28%,收報0.25港元。
實控人新增股權凍結9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接手三巽集團旗下公司的上海源耀和成立僅4個多月。
今年6月16日,上海源耀和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柯善芳,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建設工程設計、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建設工程施工等。上海源耀和由上海戈美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股100%,上海戈美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由石芮嘉、郎建梅分別持股51%、49%。
此次被轉讓的上海三茂和上海三巽酒店兩家公司,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元,但目前實繳資本為0元。
啟信寶顯示,上海三巽酒店唯一的對外投資是“亳州市三巽酒店管理公司”,其注冊資金為50萬元,目前社保繳納人數為11人。從三巽集團的半年報來看,酒店業(yè)務并未裝入三巽集團的資產包。
而上海三茂的經營規(guī)模更小,社保繳納人數僅為4人,經營范圍為企業(yè)管理咨詢、信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fā)和轉讓、建筑專業(yè)設計,室內裝潢及設計,房地產經紀等。
來源:啟信寶
頻繁出讓股權的背后,是三巽集團在房地產行業(yè)下行中面臨的資金困局。
今年上半年,三巽集團及其聯(lián)營公司的合約銷售金額約為14.14億元,同比下降70.6%;已售合約總建筑面積約為18.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6.3%。
此外,9月21日,兩則執(zhí)行通知(書文號為<2022>皖1602執(zhí)保1279號)共凍結了錢堃、錢冰權益金額合計高達9200萬元。其中被執(zhí)行人錢冰,凍結股權標的企業(yè)為安徽三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凍結權益金額為800萬元,錢堃被凍結8400萬元,凍結期限均從2022年9月2日到2025年9月1日。
凈利增長乏力,少數股東卻大賺
經歷了四次赴港IPO后,2021年7月19日,三巽集團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彼時正逢房地產行業(yè)調整期的開始。
不過,即使拋開行業(yè)大環(huán)境因素,三巽集團本身在上市初期也面臨著增收不增利尷尬局面。據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間,三巽集團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7.24億元、31.09億元、39.46億元;對應公司的歸屬股東凈利潤分別為5762萬元、4.42億元、3.67億元,可見凈利潤增長并沒有和營收實現同步。
不僅如此,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6月30日,三巽集團擁有人應占凈利潤分別為6200萬元、300萬元和-3440萬元;但相應的“非控股權益應占凈利潤”卻大幅遞增,分別達到1324萬元、2559萬元和6560萬元。
對于近年來房企較為普遍的“非控股東權益”增高的情況,協(xié)縱策略管理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黃立沖10月20日中午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什么情況下會出現非控股東權益?開發(fā)某一個項目的時候,表面上是控股,但又存在很多其他股東的小股份,合約里要包含向小股東贖回股份的條款,可以理解為小股操盤?!?/p>
黃立沖表示,小股操盤意味著“小數控股東權益”某種程度來說既是利潤也是債務,它有“明股實債”的嫌疑,當房企出現財務困難的時候,會帶來潛在的風險,但由于未經披露,也不能直接說就是“明股實債”。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企業(yè)借助了外部資金的杠桿,如果出現債務危機的時候,企業(yè)相應的債權也會放大。
也就是說,非控股股東權益的快速增長與開發(fā)企業(yè)引入股權融資、加大合作開發(fā)等降債控債方式有關,房企的“借力”在監(jiān)管紅線之下平衡了風險與規(guī)模擴張,但“少數股東”不可避免地吞噬了房企的利潤。
此外,三巽集團的股價也一路下跌。去年7月,三巽集團通過上市募資7.8億港元,開盤首日股價報收4.75港元,總市值達31.35億港元。不過,在去年8月股價沖向新高后便一路下跌,目前股價僅0.291港元,市值1.48億港元。
三巽集團近一年來股價表現來源:百度股市通
利潤下滑令三巽集團的償債壓力再一次加大。
2022年中期業(yè)績報告顯示,三巽集團一年內到期債務為9.41億元,兩年內到期債務2.7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巽集團包括受限制現金、已抵押存款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內的現金及銀行存款約為12.92億元(2021年12月31日為16.94億元),持有債務總額(包括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約12.11億元。
從土儲結構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三巽集團擁有多元化的48個項目組合,包括20個已竣工項目,27個發(fā)展中項目,1個持作未來開發(fā)的項目。其中位于安徽亳州的項目共有14個,占比超過20%;位于無錫、蚌埠的項目分別占比11.3%和12.7%;而位于強二線城市的只有3個合肥項目、5個南京項目。
重倉弱三四線城市的布局,在當下市場盤整的大環(huán)境下,能否如期去化回款,仍需打個問號。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