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不合格煙感器 單位個人均獲刑罰
【資料圖】
法治日報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周芮 張雨晴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人民法院依法對一起生產、銷售偽劣煙感器案作出一審判決,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單位深圳某科技公司罰金人民幣50萬元;被告單位東莞某科技公司罰金人民幣30萬元;被告人李某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期徒刑3至15年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至40萬元不等。
2022年8月,寧波一處居民自建房發(fā)生火災,造成7人遇難。火災事故調查組對現(xiàn)場進行勘驗檢查發(fā)現(xiàn),起火建筑內安裝的獨立式煙感火災探測報警器為不合格消防產品,在火災發(fā)生之初未能發(fā)出報警,導致樓內人員喪失最佳滅火及逃生時機。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8年至2021年9月,深圳某科技公司向東莞某科技公司采購組裝煙感器的相關配件,并由劉某等人負責組裝成為假冒的成都某品牌煙感器。深圳某科技公司將該假冒的某品牌煙感器通過線上及線下等方式投向市場,銷售金額239.22萬余元,非法獲利9.34萬余元。東莞某科技公司明知深圳某科技公司生產、銷售假冒煙感器而共向該公司銷售組裝配件金額為41.27萬元,非法獲利6.35萬元;劉某明知深圳某科技公司生產、銷售假冒煙感器而代工組裝假冒煙感器金額為168.25萬元,非法獲利1.3萬余元。
法院認為,被告單位深圳某科技公司、東莞某科技公司結伙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進行生產、銷售,被告人李某等人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行為均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故作出如上判決。
李某等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庭后表示,消防器材是否合格,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在此提醒廣大群眾,采購消防器材時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消防器材銷售單位購買,購買時要認準3C質量認證證書,并在現(xiàn)場第一時間檢驗,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質量問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