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監(jiān)管長效機制遏制APP彈窗廣告野蠻生長
【資料圖】
原標題:以監(jiān)管長效機制遏制APP彈窗廣告野蠻生長
面對APP彈窗廣告仍未絕跡的亂象,相關部門應以貫徹落實《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guī)定》為契機,與時俱進構建起長效監(jiān)管機制,從根子上切斷APP彈窗廣告任性泛濫的利益鏈條。
在APP領域,彈窗廣告是用戶遭遇的普遍問題?!癆PP投放廣告本身沒問題,但現在打開APP都不敢動手機,因為有時候稍不注意晃一下手機,就跳進了‘搖一搖’廣告?!本W友“小花一朵”說。此外,有些APP頁面里“關不掉”的廣告也實在令人糟心。不少網友表示遇到過“虛假關閉按鈕”,本以為點了關閉,實際上還是跳轉到了外部頁面。(1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瀏覽網頁,被不時出現的彈窗廣告打斷;關閉彈窗廣告,遭遇強制性頁面跳轉;使用搜索引擎,被廣告商“精準鎖定”……長期以來,APP彈窗廣告讓人防不勝防。如何通過有效監(jiān)管,讓廣大用戶擺脫任性的APP彈窗廣告,顯然已迫在眉睫。
作為網絡廣告的一種形式,APP彈窗廣告本身并不違法,但這絕不意味著廣告商即可任性向用戶推送APP彈窗廣告。用戶之所以反感APP彈窗廣告,除了造成體驗差外,還會擔憂虛假廣告內容的誤導損害消費權益,以及基于用戶數據和上網痕跡開啟的廣告精準投放增加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因此,不論是從提升用戶體驗感出發(fā),還是從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及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考量,都應對APP彈窗廣告強化監(jiān)管。
治理APP彈窗廣告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一個“老”字,說明了鏟除APP彈窗廣告絕非朝夕之功。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APP彈窗廣告的依法治理,《廣告法》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都對APP彈窗廣告進行了嚴格規(guī)范,APP彈窗廣告的治理已經有法可依。但盡管如此,APP彈窗廣告仍在網絡上肆意橫行,凸顯了對其治理的艱難。
實踐證明,對于已成為網絡“牛皮癬”的APP彈窗廣告,僅從立法環(huán)節(jié)強化監(jiān)管還遠遠不夠。這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因APP彈窗廣告單次違法的社會危害性小,而維權成本相對較高,不少用戶對APP彈窗只能是聽之任之,由此導致法律在實際執(zhí)行中存在難度,而不能有效彰顯“剛牙利齒”的威懾效應。
同時,APP彈窗廣告目前已形成龐大的灰色產業(yè)鏈條,一些參與APP彈窗廣告推送的機構在利益驅動下,往往忘卻誠信守法基本商業(yè)倫理和社會責任,主動迎合廣告主對低價推廣APP彈窗廣告的訴求和平臺對短期利益的過度追逐,借此分得其中非法利益的“一杯羹”。對于APP彈窗廣告推送相關利益主體的這些不法行為,顯然不能僅憑法律的完善,即可一勞永逸地讓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所以,在法律已經相對完善的情形下,加快構建起長效的監(jiān)管機制,無疑是實現APP彈窗廣告治理最大公約數的必然選擇。
2022年9月30日,《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該《規(guī)定》對彈窗推送廣告信息的監(jiān)管,分別從內容的合規(guī)審查、顯著標明“廣告”對用戶的明示、彈窗廣告的一鍵關閉、推送服務提供者對信息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個人信息的保護、舉報投訴的便捷方式等多個方面,作出了一攬子細化規(guī)定。面對APP彈窗廣告仍未絕跡的亂象,相關部門應以貫徹落實《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guī)定》為契機,與時俱進構建起長效監(jiān)管機制,為APP彈窗廣告的相關利益主體套牢責任“緊箍咒”,倒逼其主動把用戶權益和社會責任扛在肩上,自覺形成對法律和市場規(guī)則的尊崇和敬畏,從而在根本上讓APP彈窗廣告屢治不止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張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