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關注:“公務員微專業(yè)”何以引爭議?


【資料圖】

原標題:“公務員微專業(yè)”何以引爭議?

張紅雨

據3月20日澎湃新聞網報道,近日,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發(fā)布的《西南大學“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yǎng)”微專業(yè)招生簡章》引發(fā)多方熱議。對此,有人贊成,認為這是接地氣的課程安排;也有人反對,認為這樣的專業(yè)設置過于功利化,會加劇考公“內卷”,對更多考公的人而言有失公平。隨后,該?;貞Q,學校開設了大數據、數字經濟等多門微專業(yè)課程,此類微專業(yè)只是一系列選修課程,不與學位掛鉤,而公務員微專業(yè)主要針對公務員的素養(yǎng)提升,“報考公務員跟微專業(yè)無直接聯系”,且只針對校內招生。

事實上,西南大學此番開設的微專業(yè)課不少,何以只有“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yǎng)”引發(fā)了如此爭議?

首先,應該是不少人對何為“微專業(yè)”有所誤解,將其與正常的專業(yè)設置畫上了等號。實際上,與大學里設置的各種專業(yè)不同,微專業(yè)是指圍繞某個特定學術領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養(yǎng),而開設的補充性選修課,是對主專業(yè)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學生根據興趣給自己“做加法”的一種自選動作,其意義在于可以幫助實現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提升綜合素養(yǎng)。微專業(yè)在學信網等官方學位查詢網站上沒有備注,也不授予學位。

其次,這可能與近年來的“考公熱”有很大關系。以最近的數據為例,今年1月份開展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是2022年10月進行報名的。當時,共有259.77萬人通過用人單位資格審查,相比此前一年增加了50萬人,同比增長25%。這說明,有不少學生希望加入到公務員隊伍中,相關考試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如此現實語境下,與其說是學校在為“考公”推波助瀾、鼓勵更多學生參加公務員考試,不如說是學校在正視、回應學生們的現實需求。

再有,相關人員可能并未認真了解這一微專業(yè)的具體課程設置,以至于對其設立的初衷有所質疑。從相關微專業(yè)的課程內容和課時比例來看,課程設計上體現了跨專業(yè)、知識互補、綜合提升素養(yǎng)的特色。比如,課程融合了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創(chuàng)新哲學導論等內容。不難看出,其更多的是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而非單純地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毫無疑問,公務員隊伍是參與社會治理、確保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關系著社會發(fā)展,也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學校在學生自愿選擇的前提下,對其提供相關的培養(yǎng)和教育,無可厚非亦十分正常。

對一些新設立的微專業(yè),人們有所不解、有一些爭議,可以理解,但也沒必要非得將其一棍子打死。社會各界關注教育,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和不同聲音,這種氛圍更值得珍視。只是,對學校進行的一些創(chuàng)新和探索,人們也不妨多些耐心和平常心,將其是非對錯、效果如何,交給時間去檢驗,也讓學校有更多空間去完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有更多勇氣去進行一些改革和創(chuàng)新。

標簽:

相關閱讀